温州水利

精品项目网 2020-02-03 15:52:14

基本信息

  • 网站名称:温州水利
  • 网站网址:
  • 网站分类:政府门户
  • 网站人气:
  • 提交时间:2020.02.03
  • 网站介绍

    温州水利概况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水利大市。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坚持以“防汛减灾保安全”为中心,坚持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理念,开创了温州水利事业发展新局面。水利资源情况水资源情况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素的影响,温州总体上讲雨量较为充沛,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少。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818毫米,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全市水资源总量达141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863亿立方米)的16.3%。全市人均水资源量1764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1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2262立方米)的80%,世界平均的25%。温州现有水库累计库容26.3亿方,目前全市72%人口生活饮用水依靠珊溪、桥墩、白石、淡溪等9座水库供水,全市现有水库河网可满足2020年规划用水要求。生活供水布局为:瓯江以南主要由珊溪水利枢纽(珊溪水利枢纽向平苍引水工程在建)、泽雅水库、桥墩水库、吴家园水库、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在建)供水,供水能力达9.47亿方,可满足2020年用水需求,同时今后可根据温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引用丽水坑滩水库的水来满足远期用水需要;瓯江以北主要由楠溪江供水工程(在建)、白石水库、淡溪水库、钟前水库供水,供水能力达3.14亿方,可满足2020年用水需求,2020年以后要建成永嘉南岸水库,以满足远期用水需要。水能资源情况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60万千瓦,可开发水电站装机128万千瓦。目前,全市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87万千瓦,占可开发资源的68%。小水电已经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滩涂资源情况温州滩涂资源较为丰富,全市现有理论基准面以上海涂面积95.42万亩(占全省1/4),全市规划围垦项目(2006-2020年)共计43项,面积81.53万亩。历史上,温州沿海很大一片土地都是围垦开发建设形成的。建国以来我市共围垦造地34.1万亩(其中“十一五”完成圈围15.6万亩)。目前,正在建设的有16个项目、围垦面积20.2万亩(其中已圈围9项12.1万亩,未圈围5项8.1万亩,促淤2项)。围垦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温州拓展发展空间、有效缓解土地瓶颈制约,推进沿海产业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平原河网情况全市河网总长度达18708公里,水域面积达622平方公里。全省八大江河有三条,即瓯江、飞云江、鳌江流经我市入海。三大江的主要支流有永嘉的楠溪江、茹溪、西溪,鹿城的戍浦江,瑞安的金潮港、高楼溪;文成的泗溪,泰顺的司前溪等;沿海平原河网主要有温瑞塘河、瑞平塘河、平苍河道、柳乐虹平原河道等内河水网。水利工程和水文设施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涝、御潮、抗旱、供水、灌溉、发电、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库山塘全市共有水库293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8座、小(一)型水库60座、小(二)型水库214座。另外,1-10万方山塘833座,1万方以下山塘1481座。水库山塘总库容达26.3亿方。沿海沿江堤塘全市沿海海塘总长度380.11公里,其中100年一遇18.68公里,50年一遇146.18公里,20年一遇140.05公里,为全市3/4人口、4/5耕地和大部分能源、交通、工业、城镇设施提供了基本的防洪安全保障。水闸工程全市共建成大型水闸2座、中型水闸43座、小型水闸和涵闸692座,控制内河水量2亿方。水电站全市共建成水电站583座,总装机容量87万千瓦,年发电量19亿千瓦时,年产值近9亿元。农田水利工程全市共建成骨干翻水站27座,三面光渠道9000公里,提水引灌12个万亩农业灌区。其中,温瑞塘河灌区、桥墩水库灌区为全国大型灌区,瑞平塘河灌区为全省大型灌区,三大灌区灌溉面积达84万亩。水文设施情况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水文基本站点162处,其中国家基本水文站5处(大河站3处,小河站2处)、国家基本水位站19处(其中潮位站4处,清水位站15处)、国家基本雨量站90处,已设置各类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点48处,及各类水文遥测站点336处,基本形成包括水位、雨量、流量、水质、水温、蒸发、泥沙等项目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水文站网。水利规划与执法管理情况水利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温州城市防洪规划、各重要城镇防洪规划、三大江河口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都已编制完成。水行政执法管理加大力度市政府相继颁布实施了《温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温州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温州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10多个水利规范性文件。全市建立健全了水政监察机构和队伍,重点抓违法占河、填河及涉水违章建筑、侵占水利工程保护范围的案件查处以及瓯江采砂整治、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水事纠纷处理等工作。水利建筑市场监管有序开展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标后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水利文明标化工地建设。近几年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取得了防御多次台风暴雨干旱灾害的重大胜利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市上下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早准备、早检查、早落实,积极主动、科学指挥,相继战胜了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2007年“圣帕”、“韦帕”、“罗莎”3次强台风和2009年的“莫拉克”台风的袭击。近10年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达340亿元。同时,我市逐步建立起一套防汛非工程体系,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市防汛防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市县二级远程会商。重要水文站网及小(一)型以上水库都建立了水文自动化遥测系统,市、县、乡三级政府都编制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要水利工程、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都编制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全力推进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2008年、2009年、2010年,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分别完成投资27亿元、31.5亿元、35亿元。启动防洪减灾工程建设,2007年至今共完成投资57亿元;大力实施围垦造地工程,2006年以来共开工建设22项23.66万亩,完成圈围15.6万亩(约为建国以来围垦总圈围面积的一半),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加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近年来,全市共投入水库除险加固资金6亿元,完成160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水库病害率从62%下降到7%,恢复和新增水库库容1亿方,大大提高了我市水库的安全度,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加快实施重点水资源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建成洞头陆域引水工程,启动楠溪江供水工程、珊溪向平苍供水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局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近几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近10亿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80万人,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制订出台了一大批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水事活动秩序;重点查处了违法占河、填河及涉水违章建筑等违法案件,“十一五”期间已累计拆除违章建筑近40万平方米;大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率达95%以上。温州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洪涝灾害仍是温州人民的心腹大患温州海岸线长596公里(其中大陆岸线355公里),沿海平均潮差4.5米,最高达7.21米,是全国高潮差区。南北雁荡是全省的暴雨中心。温州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源短流急,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影响,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据统计,从建国以来到1998的前50年时间,直接登陆温州的台风有11次,加上严重影响我市并造成大的灾害的共有39个,登陆频率是0.22个/年,大灾频率是0.78个/年。但自1999年以后的短短11年时间里,直接登陆我市的台风就有5次,加上严重影响并造成大的灾害的就有13个,登陆频率上升到0.45个/年,是前50年登陆频率的2.1倍;大灾频率是1.44个/年,比前50年的大灾频率上升了85%。2005年的“海棠”、“麦莎”、“泰利”3次强台风造成全市因灾死亡1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30.8亿元; 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造成全市因灾死亡154人、直接经济损失117.3亿元;2007年“圣帕”、“韦帕”、“罗莎”3次强台风造成全市因灾死亡18人、直接经济损失共53.1亿元。可以说,台风频率之高、强度之强、影响之广、损失之大,在我市历史上是少见的。同时,每年夏季如果没有台风影响,又极易引发旱灾,旱灾频率是三年一遇。因此,洪涝台旱灾害始终是温州人民的心腹大患。洪涝灾害频繁,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滞后一是主要流域上游缺乏骨干控制性工程,鳌江流域上游的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刚刚开工,由于涉及移民、资金筹措等诸多问题,楠溪江流域上游水库建设还没有启动。二是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滞后,局部堤塘尚未闭合。温州市区规划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由于城区防洪堤还未全部建成,目前还不到20年一遇。三是病险山塘量多面广,年久失修,尤其是屋顶山塘达260座,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四是局部地区内涝严重,主要是温州市区黄龙双屿片、新城片、三溪片、东片,乐清虹乐柳平原,苍南江西洋,平阳水头片,瑞安马屿片、陶山片、塘下片,永嘉上塘片。五是重点小流域治理工作滞后,全市流域面积在20-100平方公里的重点小流域共计99条,这些小流域极易造成山洪和地质灾害,据统计,近几年来在台风、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因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造成的占83%。局部水资源紧缺,水资源保障能力有待加强既有资源性缺水,又有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主要集中在乐清、平阳、苍南等地和部分山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温瑞、永强、乐清、瑞平、江南等平原河网水质大部分为Ⅴ类或劣Ⅴ类,三大江除瓯江、飞云江水质相对较好外,鳌江污染十分严重。珊溪、淡溪等承担饮用水供水任务的水库也频频暴发蓝藻污染事件。水利管理任务重,人员与经费保障有待加强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水库、山塘、水闸等量多面广,长期带病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缺乏专业管理队伍和人员,安全隐患突出。涉河违章屡禁不止,水政执法难度大由于利益驱使,与水争地现象十分突出,沿江企业、群众乱填乱占河道,搭建违章建筑物,重点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以及老人协会违法占用水域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拆违成本较高、水政执法力量不足(市水政监察支队现有人员仅9人),水行政执法面临严峻挑战。今后5—10年温州水利改革发展展望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颁发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工作。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三次做出重要批示,为我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两次听取贯彻落实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指导我市《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协调确定发展目标、建设重点、资金筹集、制度创新、体制改革、组织保障等重大问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佳学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协调贯彻落实的具体政策措施,并亲自起草和修改《实施意见》。目前,该实施意见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明确提出了今后5-10年的温州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今后10年水利发展战略温州是水利大市,“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总投入达到136亿元,比“十五”增长83.8%。特别是2007年以来,相继实施了一大批骨干工程建设,水利事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温州水利在全省的排名不断靠前。但由于我市水利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等原因,水利事业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杭州、宁波等地区相比,我市水利仍然处于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大建设、大“补课”的发展阶段,“水多、水少、水脏、地少、地薄”五大问题仍然很突出。因此,我市将按照“三年补课、三年提升、三年赶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今后十年完成千亿投资,着力打造防洪保安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保障能力;着力打造围垦造地和水资源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科学开发利用资源能力;着力打造河流(湖库)健康体系,全面提升水生态保障能力;着力打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对农业农村发展服务能力;着力打造水利管理和基层基础体系,全面提升水利科学管理和行业发展能力,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十二五”水利发展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全市要确保完成水利投资400亿元,力争完成投资500亿元,计划投资数和增长率居全省第一。主要目标是:——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城市(镇)防洪标准达标。防洪减灾能力建设34项重点水利工程5年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强塘固房”工程规划项目全面建成;温州市区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县级城市防洪能力基本达到50年一遇、中心城镇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主要平原和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规划内病险水库、水闸、山塘除险加固和海塘配套加固全面完成,年病险水库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地质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和易灾地区的突出问题基本解决;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体系、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提升工程和水文测报现代化体系全面完成,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围垦造地和水资源保障工程全力推进,科学开发利用资源能力显著增强。举全市之力建设瓯飞工程,规划内滩涂(促淤)围垦项目全面实施,面积达50万亩;新增年供水能力1.6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0%,百万农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节水型社会全面建设,万元GDP水资源消耗量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水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河流(湖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城乡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温瑞塘河等平原河网水循环能力全面提升,主要饮用水源地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温州生态园等重要湿地区域水生态得到明显修复;沿海平原承压地下水全面禁限采;水土流失治理610平方公里;水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优秀水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利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大中型灌区、重点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全面加固和配套完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上。——水利管理和基层基础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和行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防汛减灾和水利建设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水利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利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任务是解决“12345”问题。“1”就是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就是解决“两库”问题,即建成平阳顺溪水库,开工建设永嘉南岸水库;“3”就是基本完成“三大江”(瓯江、飞云江、鳌江)重点堤防工程建设,解决大江大河的防洪安全问题;“4”就是基本完成“四大”平原(温瑞平原、瑞平平原、乐清柳乐虹平原、苍南江西洋平原)排涝骨干工程,解决城市平原排涝问题;“5”就是实施50万亩围垦工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空间问题。“十二五”水利发展的主要工作举措1、立足保障安全,着力推进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加快瓯江干流温州段、飞云江、鳌江、楠溪江流域综合整治步伐,着力推进瓯江干流堤防工程、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强塘工程(包括水库山塘加固、小流域堤防建设、海塘与水闸配套加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升工程、水文测报现代化体系建设等5大项目,同时按照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要求,加快实施温瑞平原、瑞平平原、柳乐虹平原、江西垟平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50个中心城镇的各项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防洪减灾保障能力。2、立足拓展空间,着力推进围垦造地工程建设。重点建设“瓯飞”工程,以超强的力度、超常的措施、超快的进度推进各项前期工作,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将瓯飞大围垦建设成为防御超强风暴潮安全屏障,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海西北温州大都市生态功能区。同时,加快飞鳌滩等围垦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3、立足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北向的楠溪江供水工程和南向的珊溪水利枢纽向平苍供水工程,年新增供水1.6亿方,使永嘉、乐清、平阳、南苍等3县1市150万人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完成百万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4、立足保护生态,着力推进小流域和平原河道整治。大力推进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建设市民户外休闲亲水河道,大力改造河道桥梁,建设市区滨河慢行带(游步道),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路通”的整治目标。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重点推进中心城镇生态河道建设,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再现江南水乡风采。“十二五”期间,完成河道沟渠整治1000公里,城乡河道保洁率达80%。同时,全力推进珊溪水库、泽雅水库等重要库区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城乡饮水安全。5、立足农业生产,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加快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加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小山塘、小堰坝、小水池、小泵站和小沟渠,加快末级渠系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完善灌排体系。6、立足依法治水,着力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监察和水利管理等工作,深入开展水利工程规范化(达标)长效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水行政综合服务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水利规划、管理和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等基层基础体系,全面提高水利科学管理和行业发展能力。7、立足资金保障,着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在公共财政投入方面,主要政策内容包括:(1)积极筹措财政水利资金,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政策)(2)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或从土地出让总额中提取2%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中央和省里政策)(3)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其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不低于20%;(省里政策)(4)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提取15%用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源工程建设;(中央和省里政策)(5)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各级政府统筹财力要确保安排并落实到位;(温州政策,也是资金保底的措施)(6)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的规定,足额征收水利建设资金,专项用于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央政策)(7)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中央政策)二是在金融支持方面,主要政策内容包括:(1)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建立市、县两级财政贴息机制;(2)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配优质抵押资产,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水利建设项目中长期政策性信贷支持,鼓励其它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的信贷支持,并与金融机构贷款业绩考核挂钩;(3)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探索水利企业集合发债及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4)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全面推进洪水保险、水利工程保险。三是在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方面,紧密结合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实施意见,推行固定回报率、开发权拍卖出让、“以地换堤”、BOT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水利项目。8、立足持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制定三大流域和楠溪江等主要支流水量分配方案。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项目。(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落实节约用水办法,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3)建立水(环境)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环境)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认真制定和严格实施水(环境)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切实落实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举措。9、立足能力建设,着力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该补的机构建立起来;二是把不顺的体制理顺起来;三是把不到位的职能强化起来。改革的主要内容:(1)建立温州市水资源管理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2)建立市、县两级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设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并落实人员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3)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用水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整合温瑞水系、瑞平水系、瓯江翻水站管理机构,建立温瑞平流域管理机构,隶属市水利局管理,以强化两大平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工程调度及防汛防台抗旱工作。(4)结合我市新一轮乡镇撤扩并“1650”工程,在防汛防台抗旱任务较重乡镇,设置防汛防台抗旱办事机构,可与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实行综合设置。落实流域(区域)水利站或综合设置乡镇水利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10、立足组织保障,着力加强水利工作领导(1)实行防汛防台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重大防洪工程建设、围垦造地工程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防汛防台各级各类责任体系。(2)强化水行政监督力度和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建立重大水事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限期查处整改。(3)鼓励和支持温州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设立水利类专业院系。(4)把水情和防汛防台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温馨提示

    温州水利于2020.02.03发布于本站,并永久归类政府门户分类中,温州水利主要是介绍等相关内容的网站。本网页并非“[温州水利]”官方网站,页面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只作展示之用;如果有与“[温州水利]”相关业务事宜,请访问其网站并获取联系方式;本站与“[温州水利]”无任何关系,对于“[温州水利]”网站中信息,请用户谨慎辨识其真伪。本站在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补充修改内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下一篇:普兰店政府网
    上一篇: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快审轮播
    相关推荐
    1. 西安市人民政府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国家明确建设的3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全国第四届、第五届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0 条评论 410 2022-01-29 13:40

    2. 三峡枝江网

      三峡枝江网是由中共枝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枝江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办。三峡枝江网是枝江官方门户网站,是枝江的一张名片。 三峡枝江网将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不断推出更多栏目,提供便民服务。敬请广大市民对三峡枝江网网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愿...

      0 条评论 843 2020-08-20 23:12

    3. 商水县门户网站

      商水县人民政府网是商水县政务、经济类信息的发布源,从网站可以了解到商水县的政务、经济、教育、招商、及政府各行政部门的在线服务信息。 ...

      0 条评论 355 2020-04-03 12:42

    4. 中国永修

      “中国永修网”是中共永修县委、永修县人民政府的官方门户网站,由永修县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是永修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总平台,是各乡(镇、场)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网站群的总枢纽。 本站的目标是努力成...

      0 条评论 246 2020-04-02 20:23

    5. 西岳清风网

      西岳清风网(www.xyqf.gov.cn)中共渭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0 条评论 345 2020-03-17 20:59

    6. 辽宁政务服务网

      ...

      0 条评论 1590 2020-02-20 14:55

    返回顶部小火箭